提要(第1页)
“灵枢解难(..)”!
【提要】
1.本篇主要介绍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介绍了在不同季节所选用的不同针灸穴位,并运用不同的刺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所以篇名为“四时气”。
2.简要的论述了十三种杂病的针刺治疗方法。其中:①温疟汗不出,取五十九穴;②风水肤胀,取五十七穴,并皮肤血络有瘀血者刺出血;③飧泄,刺足太阴经脉上的穴位,用补法,留针;④转筋,发于阳部治阳经,发于阴部治阴经,不留针;⑤水肿(腹水为主),刺环谷下三寸关元穴,同时服用化气利水药;⑥着痹,久寒不已,取足三里;⑦肠中不便,取足三里,盛者泻之,虚者补之;⑧疠风,一般刺肿起部位,按压,使之出恶气;⑨邪在大肠,腹中常鸣,刺气海、上巨虚、足三里;⑩疝气发作,取气海、三阴交、大敦、下巨虚,同时补益脾胃,随经选穴;?呕胆,胃气逆,取足三里,用泻法,并刺足少阳胆经血络;?邪在胃脘,饮食不下,膈塞不通,取上脘或下脘;?三焦约,取足太阳经大络(飞扬)及足厥阴充血的络脉,如有腹水,则加取足三里。
3.本篇提出了一个针灸的重要原则,即“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4.凡针刺必先察色按脉。在脉象的变化中,凡脉坚、盛、滑,则说明病情加重;脉软、经实,说明病情好转。
5.本篇认为诊脉时,有气口候阴、人迎候阳的不同。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duke8.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