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会(第1页)
“飞毡(..)”!
文明社会
大年初一,翠竹和丈夫一早就来给老爷和太太拜年,提着一大篮水果,还带了一些自己做的菜,都是老爷太太最爱吃的。他们每年都在年初一来,一早来,见到老爷和太太就跪下去叩头。
“如今文明社会,不用叩头了。”胡太太说。
“人人平等,不要叩头。”胡瑞祥说。
早两年上胡家拜年,翠竹还只是夫妻二人同来,今年却抱了个孩子,才三个月大。早两年,翠竹总细问小姐的生活:小姐胖了瘦了,读书辛苦不辛苦,衣服有没有人打理,起居有没有人照顾?这一年,小姐不在家,原来到外国升学去了。本来过年会回来,可是姑母留她度假,寒假又短,陪姑母旅行去了。
提起翠竹一家,已经不做熟食摊档。早一年还做,每天清早起来,推着一辆木头车到市场,生起火炉,煎炸些熟食。有时专卖炒粉炒面,拌些豆芽菜;有时卖炸茄子、炸鱿鱼、炸芋片。煮的大半由丈夫负责,翠竹负责洗碗。不过,现在可好了,不必推着车子到处走,而是申请了牌照,在街上摆个固定的大排档。晚上把四周的围板放下扣好,大排档看来活像一辆停在街边的小货车;早上把围板打开,取出条凳矮凳,围着大排档,将矮凳放在条凳上。一个摊档,一边是火炉、砧板、小橱,朝外的一边就成为桌子。
“生意好不好?”胡太太问。
“中午最好,因为近船坞。”翠竹的丈夫说。
“工人中午放工,都到大排档来吃饭。”翠竹说。
“晚上也不错,许多人来吃消夜。”
“比推车子到处走安定得多,也不必走鬼。”
翠竹告诉老爷和太太,她到乡下去找了很久,转转折折,终于找到了父母,都说要来拜谢老爷和太太,但他们年纪大又多病,行走不方便,只好叫女儿来道谢,感激老爷太太把女儿好好嫁人,没有卖给人家作妾,也没有卖下妓馆。翠竹说,如今她的两个哥哥仍在乡下种田,一个弟弟跟她在大排档帮手。回忆起当年的往事,翠竹转述了父母的印象,那时候老夫人买翠竹,虽说是帮了她父母的忙,因为孩子多,穷得无法活下去,但老夫人总是觉得,分散别人的骨肉,要给菩萨责怪,所以按俗例同时买了一条牛放生。
婴孩在父亲的怀里哇哇哭起来。
“小孩肚子饿了吧,阿宝。”翠竹的丈夫对妻子说。
“来,让我抱她。”翠竹说。
“翠竹,你本来的名字叫王带宝,以后我们也不再叫你翠竹。”胡瑞祥说。
“我们也叫你阿宝吧。”胡太太说。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duke8.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