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血小板抑制剂前列环素(第1页)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第四节
血小板抑制剂
——前列环素
前列环素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主要产生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舒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与非生物表面的黏附,其血管舒张作用的半衰期为2分钟,而抗血小板的效应能持续2小时。前列环素常见的副作用是因血管扩张所致的低血压和颅内压的升高。低血压的发生率与其使用剂量有关,与低剂量[5ng(kg·min)]相比,20ng(kg·min)的剂量将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副作用的产生同时也与前列环素的输入途径有关,DavenportA等报道将前列环素由静脉直接输入改为由体外循环输入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和颅内压的升高。前列环素的另一缺点是价格昂贵,其24小时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普通肝素。Kozek-LangeneckerSA和DavenportA的临床对照试验提示前列环素与普通肝素相比在减少滤器凝血和出血风险方面更加有效。LangeneckerSA等报道前列环素和肝素在CVVH中联合应用较两种药物单独使用能明显延长滤器寿命且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而前列环素的单独使用会显著降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duke8.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