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之贼(第1页)
“太平里的广记(..)”!
富之贼
东阳的陈同父,学问深,为人也放荡不羁。
他常常和人说这样一个故事:昔日有一士人,家边上住着富翁,而他家却十分贫困,对邻居的富有,很羡慕。有天早上,士人着正装,很诚恳地去拜见富翁,请求指点为富的迷津。
富人告诉他:致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回家,斋戒三日再来,我就告诉你致富的原因。
三天后,士人又去拜见富翁。富翁让他在厅堂中间放一张高大的供桌,上面放学费,然后,恭恭敬敬地请出富翁。
富翁开始传授致富的原因了:大凡致富之道,一定要先去除五贼,五贼不除,富就不可致。
士人问:哪五贼呢?
富人答:就是世人所说的仁、义、礼、智、信。
士人听此,笑着退下了。
陈同父讲的故事,明显带着自己的立场,这样的观点,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应该比较普遍。
为富不仁,这个成语,大约就是对陈同父观点的最好诠释。
如此简单地将儒家为人处世的五字要诀,和富裕对立起来,太绝对。
这五个字,也不单单是为人处世,其实还是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国家秩序的核心,尊崇儒家,就是遵守规则,整个国家才会正常运转。
将致富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计策、计算、方法,一些不法商人的致富实例,简单地理解成算计,甚至尔虞我诈,这大约就是士人耻谈财富的前提。
每个铜板都带着普通民众的汗血,那是特定环境特定时代的说法。
陈同父将这五个字看成富之贼,实在也是正话反说,言外之意,仍然强调,为富要仁,要义,要礼,要智,要信!
(宋岳珂《桯史》卷第二《富翁五贼》)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duke8.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