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读书(第1页)
“太平里的广记(..)”!
张九成读书
张九成侍郎,被贬南安。他的眼睛不好,只有对着光亮的地方,靠着柱子读书,一读就是十四年。时间久了,他踩的砖上,双脚印很明显。
张九成北归后,他读书的事情,被后人刻在了柱子上。
张九成,南宋绍兴二年(1132)的状元。他生于杭州,从小被称为“神童”。为官廉洁勤政,著作较多,是宋代儒学名家。
张读书踩出的脚印,很容易让人想到几个成语:持之以恒,恒心将砖踩出深印;滴水石穿,水滴持久的耐力也是一种冲击,终有将石滴穿那一天;锲而不舍,金石也可镂。太多了,都是时间和耐力的结果。
张九成这样读书,一定青史留名。
在宋代罗大经的笔记《鹤林玉露》中,记述了同样的事,但没有说他眼睛害病,而是说,每当拂晓时分,他便站在窗下,借着窗子照进来的光线读书,十四年坚持不断,窗下的石板上已经被踩出浅浅的脚印。
不管眼睛有没有毛病,不管踩的是石板还是砖头,我们看见的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张九成的老师,著名理学大师杨时也有,杨老师就是学生张的榜样。杨时有次将自己的双肘举给一个年轻后生看:我这双肘子,三十年来,就没有离开过案台,看看肘子上的老茧。
所以,小时候,老师讲,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读书,水泥地上踩出脚印,我深信不疑,伟人嘛,书读得多,用功,踩出脚印是自然的事,不然,他怎么写出厚厚的《资本论》呢?
我信的是一种精神,至于脚印是深深的,还是浅浅的,已经关系不大。
(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六《张横浦读书》)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duke8.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