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静坐(第1页)
“太平里的广记(..)”!
“狗静坐”
江西民俗勤俭,许多事情,都有节俭的方法,也有名称。
比如吃饭,第一碗不许吃菜,第二碗才用菜助饭,这叫作“斋打底”。
买猪肉喜欢买猪杂脏,叫它“狗静坐”,意思是没有骨头给狗吃。
劝酒的果品中,好多水果,都用木雕刻,并涂成彩色,在水果盘中,只放一种时鲜果,叫它“子孙果盒”。
献神的祭品,从食品店租用,祭祀完毕,都还掉,人们叫它“人没分”。
学生读书,各坐一木凳,没有长凳,防止学生睡觉,大家叫它“没得睡”。
这里的节俭,真是到了极致。
20世纪困难时期,我听到许多类似的故事。
部队里吃饭,大都速度快,有过军人履历的朋友告诉我:盛饭,第一碗要浅些,迅速吃完,第二碗要满,可以从容地吃。
农村里烧菜,一小块猪油,要用好长时间,往往是锅烧得滚烫,主妇用锅铲着一小块猪油,在锅面上迅速兜一圈,吱吱声冒起,然后将蔬菜倒进。
那些猪内脏下水,都做成各种美味了,连汤都不会剩一点。狗也可怜,哪里还有骨头可以吃呢?它们,静静地在桌子旁坐着,抬头,瞪眼,紧盯着主人的嘴巴,哪怕一点点丢到桌下,但显然,失望的时候多。
类似“子孙果盒”的事,是这样的:某年年三十,某户农家吃年夜饭,桌子上有一条比较大的鱼,颇为显眼,但孩子们都知道,那鱼不能吃,只是象征年年有余,因为那是木头雕刻成的鱼。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死要面子呢?
嗯,可以这样理解。中国人死要面子,宁可自己受百般苦,也不愿意让别人看不起。对待祖宗祖先,更加要礼数周到了,反正是骗鬼嘛,有这么丰盛的祭品,已经很具孝心了,也是没办法的事,谁不想弄真的呢?!
唯有“没得睡”,我也很赞同本家陆容先生的说法,这种方法好,学生嘛,就应该认真努力学习,不能给他们长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嘛!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三)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duke8.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