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的父亲(第1页)
“太平里的广记(..)”!
彭泽的父亲
明朝兵部尚书彭泽,他做徽州太守的时候,女儿快要出嫁,他做了数十件漆器,派下属送回老家。彭泽父亲见此,大怒,立即将漆器烧掉,然后徒步走到徽州。
听说父亲来了,彭泽惊讶地出来迎接。看到儿子连官服都让下属拿着,老父亲又大怒:我担着东西走路千里,你却不能走半步吗?回到家里,彭父用杖责打儿子,打完,带上衣物,直接离开。
彭泽的父亲,远行千里,进行了一次家教。
太守嫁女,治几件普通家具,应该不是什么大腐败。
廉洁的老父亲却不这么看。你是朝廷官员,靠纳税人养着,你必须为纳税人服务,不能徇私。这些家具,是不是公款不清楚,但派公家的人送回,这就是占公家的便宜。
看来,虽然儿子官做得不小了,但还是要进行一次必要的家教。言传身教,坚决不用公家的车辆(想必搭公家的车回,应属常理),徒步千里,我靠我自己!
儿子在官场久了,确实有些官家习气,迎接老父亲的时候,勤务人员都替他拿着东西,老父亲很不满意,我能走千里,你走几步都不行吗?
一脸怒气的父亲来到儿子的家,或者公堂,直接用棍棒教育。打完,目的达到,直接闪人。
老父亲难能可贵,儿子更加自律。儿子能主动脱下衣服,接受杖责,需要知错即改的勇气,更需要对父亲孝顺的胸怀,子不教,父之过,这是中国传统家教的经典案例。
家教后的彭泽,果然更加自律,大有政声。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第六《彭泽父》)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duke8.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