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啸天说诗.周啸天谈艺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论韵律(第1页)

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精彩无弹窗免费!“啸天说诗.周啸天谈艺录(.)”!

论韵律

诗词是诉诸心灵和听觉的艺术,因而有韵律的追求。

诗有内在韵律,有外在韵律。近体诗须约句准篇,还有骈偶和调声。汉语多单音词,汉字是方块字,汉语诗歌句式又比较划一,一组对仗的意思,从语音到文字上可以搞得十分整饬。汉语成语就存在大量的对偶组合,如一清二白、三长两短、四通八达、五颜六色、左顾右盼、南辕北辙、家长里短、国泰民安,等等,在别的语种如英语中,则很难做到。律诗与骈文、楹联、八股文一样,是汉语特有的文体,其形象思维,就是对仗的思维。

外在韵律就是声律,在格律诗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精神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就是“相间相重”。相邻的音节、同联的两句、相邻的两联,平仄安排不同,这是相间。律诗的前半和后半,折腰格绝句的前半与后半,平仄安排大体相同,这是相重。

调声从本质上讲,就是平仄的思维。什么是平仄思维呢?简单说,诗句的出现,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平仄相间、周而复始,“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沈约)。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有一句唱词,原来是“迎来春天换人间”,后来毛泽东给改了,把“春天”改成“春色”。这就是平仄的思维在起作用。汪曾祺说,“迎来”“春天”“人间”基本上是平声字,安上腔是飘的,没法唱;换个“色”呢,把整个声音扳下来,平衡了。

习惯平仄思维的人,一个诗句形成的时候,平仄基本就调好了。即使没有完全调好,捣鼓捣鼓,腾挪一下,也就好了。“烽火城西百尺楼”(王昌龄《从军行》)不能作“城西百尺烽火楼”,“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不能作“溪水直流到门前”。这就是平仄思维的结果。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duke8.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夫人今日又在逼婚  快穿之炮灰女配来虐渣  西游:签到三千年,一巴掌扇死金翅大鹏  你是我的四月星河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  贪吻  神级逆袭系统  戏精小牡丹  思卿至此胡不归  伏山修行参与中  虐杀原形的无限之旅  从零开始的日常生活  盛世妆娘:家有骄阳初长成  诗词赏析七讲  带着手机穿皇宫  一胎四宝:孩儿妈是女神老师  人在奥特:起源0-50行星  俯首甘为孺子受  饿龙物语  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